扦插
扦插又稱”插枝”,可以大量取材,又比播種的成長速度快得多,是最簡單、最被廣泛使用的繁殖技術。扦插似乎只是一截枝條插入土中而已,然而,扦插的時牌、枝條的選取、插穗切口的處理方式、培養介質的好壞以及平日管理、栽培環境等等都與日後的成長狀態有相關連。
扦插的最佳時機
一般人以為春天最適合各種園藝作業的好時機,但以落葉樹種為例,春天發芽夏天成長,入秋後貯存養分,以備度過冬季休眠期,依這循環來看,氣溫較暖的春季,確是植物生長的好時機,不過,去年秋天貯存的養分,早已消耗於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的落葉期,因此,初春植物體其實很虛弱,必須儘快冒出新芽,進行光合作用,以補回播損失,只有等到葉片多了,才逐漸恢復體力。因此,依實際經驗,草本植物在初夏才是扦插的最好時機
插穗的選擇與處理
插穗也可以決定樹型:扦插主要是為了繁殖新株,新株長成後,固然可用修剪或整姿的方式來塑造樹型,但若能在扦插的同時就先安排基本體態,豈不是更好?選擇插穗,不見得筆直才好,曲折或分叉的枝條,日後更以輕鬆自然地造就出模樣木、雙幹、三幹、叢生等枝型,若將插穗斜插入土中,日後要育出斜幹、懸崖這類姿態,也能事半功倍
切口須清潔平整:插穗能不能發根成活,與下方切口的處理,關係非常密切,首先要確定剪定鋏的銳利度,若刃口已鈍、有缺口或密合度不良,切口必定不平整,甚至可能破皮或組織遭擠壓破裂,這將是造成腐爛的主因。除此,刀刃也務必清潔,經常使用卻未作清潔的刀具,會在刃面存留樹液,若曾用來修根,還會附著泥土,這些物質若沾附於傷口,都可能致使切口腐爛
使用清潔又排水的土壤:選擇扦插的土壤介質,必須著重於保水、排水的能力以及是否乾淨,而不是其中所含的養分。
切口就是超大的傷口,土質不潔就會因感染而生病。況且,此時的插穗,是靠著枝條中貯存的養分來供應葉片生長所需,並經由葉片行光合作用製造出更多的新養分,送回下方幫助傷口癒合、發根,因此,發根之前只能利用土壤中的水分,無法吸取養分,請務必拋棄須養分充足這個觀念。
將排水良好的粗粒土鋪於盆底約三分之一厚度,上層使用保水優良的細粒土,亦可在粗細之間再鋪一層中粒土。太過黏重的土,保水雖好卻發根不易,只要植株不致傾倒,鬆軟土質反而較有助於發根。
瀧禾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播種
播種又稱為「實生法」,屬於有性繁殖,有別於扦插、壓條、嫁接、分株等各種無性繁殖。母株經由受粉與父系結合,孕育出結合父系優缺點與特性的果實,萌芽後也傳承了前代基因,正因如此,以播種取得的苗木,通常被稱為「正木」。
播種3步驟
1.將紗網舖放好,倒入5公分高混合真珠石與蛭石的泥炭土,再用木板輕輕地將表面撥平
2.用木條以間隔2-3公分的距離做出小溝,取出種子,用輕敲的方式均勻散入
3.覆上厚度約為種子的1-1.5倍的混合土,再清灑水於溝裡
4.插好寫上品名與播種日期的標示牌,並套上鑽好洞的保鮮膜,防止水分散失。放置於陽台內側或陰涼處,每3-4天澆一次水即可
瀧禾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外採集
從生態保育觀點來看,採集似乎隱含了破壞自然的可能,其實只要謹守原則,就不用擔心對大自然造成影響
種子採集
採集種子是最自然的野草取得方式。多數的野生植物也是靠種子繁殖,採集時要以不破壞植株為原則。各種植物的體型大小、種子型態都不盡相同,高大的樹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或可爬上摘取,或使用傘柄、登山手杖低枝椏也行,若尋找地面自然掉落的則更好。雖然低矮型灌木草花的採集容易得多,但有些果實成熟後很容易爆開,種子也會隨之飛散,採集時可用塑膠袋小心地將果實罩住,束緊袋口後,剪斷果柄即可。採集後必須依種類分別盛裝,並立即貼上植物名稱,以免弄混或遺忘
枝條採集
大多數的植物都可用扦插法繁殖,採集枝條並不會傷害植株。剪取枝條可選擇擋住道路的植物。善於利用自然的人,在採擷時也能替環境稍作整理。木本植物的插穗採集,要剪取已成熟的新枝,也就是今年新發出的枝梢,但顏色已變深且硬化不再軟嫩的為宜,長度約在30公分以下,長了不易攜帶。剪下枝條後,先去除尖端最細嫩的一小段,若葉片較大,也要先把葉片剪去一半,然後取一小團濕潤的報紙包住下方切口,以橡皮筋束緊,再以噴霧器把這些枝條的葉面全都徹底濕潤,最後用濕報紙包覆,放入塑膠袋中。
要盡量保留能裝入背包的長度,若預先剪成小段,雖易於收納,時間長了卻會增加脫水與感染的機會,因此等回家後扦插前再分剪才好。
草木植物的枝、莖、葉較柔軟,採集時,不妨攜帶一個輕質的塑膠盒或保麗龍盒,先在盒底鋪層濕報紙,放入枝條後,噴些水,上方再覆蓋一層濕報紙,不要擠壓並以不超出盒外為原則。
剪取藤本植物時,藤類植物通常是繞著其他植物或攀爬岩面生長,有時會出現某部份線條扭曲奇特的現象,如果只為了從中剪取一小段,前端長長的一大串就會全部枯死,不可不慎。
苗木採集
瀧禾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施肥
由小苗育起,經數次移植才定植於視賞盆中;一般人總想一勞永逸從開始就種入大盆,大盆一來容易保持階分溼度,二來可維持許久不用換盆,然而在樹與盆不成比例的情況下,自然會覺得植株瘦小,於是施肥的動機就產生了
盆栽植物之所以可觀,往往在於植栽雖然卻能呈現老態原因就是小小體型也能有結實的幹與緻密的枝葉,然而施肥後,植物當然成長迅速,只是一旦「暴肥」就難以維持小巧精緻的模樣,而且根系對很快就佔滿寬廣的空間,壓縮了原本換盆的時間。所以,除了專業的園藝經營者,一般人應以植物種得好,而不是種得大為原則。
一般使用的植土,多少都含有某種程度的養分,市售的植土,更多標示了各種養分元素的比率,除了根部能吸收這些養分之外葉片行光合作用產生的養分也已足夠,如此正常生長的植常株,體型較緊密,枝幹也結實,在較小盆缽中培育,反倒容易呈現老態。當植物生長至一定體型或年限,把根系枝條作個修剪,換植新土皮稍大的盆,就會再繼續生長,根本不需施以任何肥料。
施肥3種方法
液體肥料稀釋
粉狀肥料溶解
粉粒肥料施放
肥料選擇
瀧禾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論是盆景或一般植物在成長過程中均需要陽光、風與溫度的滋養。
而在地小人多的都市裡,陽台與頂樓恰好滿足了上述三種培養植物的基本環境
盆景若通風不佳,內部的樹將逐漸枯萎但若將它放置在陽台或頂樓,讓風不停的吹送,對盆景有很大的助益,因此陽台與頂樓不失為絕佳的栽培場
正確的澆水方式
真正能吸收水分、營養的是外圍的細根。沿著盆緣給水,讓水真正浸潤了細根,對植物而言這才是真正喝足了水
修剪
自然界中的植物,有蟲鳥來取拾嫩芽、動物啃食枝葉、強風吹斷樹枝…等這些都是大自然給植物的修剪。這些自然的修剪往往形成某些特別與美麗的樹型姿態,盆栽之美意在奪取造化,修剪就成了必要功夫。
向上生長是大部分植物的天性,但將枝條剪短了,往前往上的力量受阻,枝椏勢必由側邊尋求出路,同時也會因前端受傷的影響,刺激植物多分生新枝,於是經由修剪可將高瘦的外型改變為低矮茂密。了解植物的習性,是修剪前的必備知識
下剪的位置
先檢視枝條下方是否有芽點,有芽點就可以剪短。剪的位置也能決定新枝發出的方向,剪短的枝最頂端的葉片或芽點若靠右,新長出的枝就會向右伸展,如亡就可藉由修剪順便調整全株日後的生長型態。多年生叢生型的草本植物,當地上部長得凌亂或枯黃時,也可以自莖基部貼著土表,將地上部剪除,讓它重新發芽,若有明顯主莖,就在莖上一兩節上方落剪,便可改善瘦弱修長的外型
瀧禾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配盆
盆缽外型以圓、正方、長方、橢圓為主,但高矮寬窄差異就大了,如何與植物搭配雖無一定的規則,仍有脈絡可循,基本上,要先考量植物是否能夠生長良好,再考慮美感,兩者都很重要
淺盆
淺盆多用來展現整體開闊的氣勢。如在盆缽中造景,植成森林或展現老樹傲人的根盤,也能顯示栽培者的功力。選購淺盆時,最好選擇除了主排水孔外,盆底還有數個小孔的盆缽,這些小孔不僅有助於排水,便重要的是可用來穿過金屬線,固定不易站穩的植株。淺盆的土層只有薄薄的一層,最好使用保水性強的土質,土表最好也能有青苔或質重的碎石岩片保護,免得一陣大雨,就使根系曝露
圓盆
栽培者一般習慣把植物置於盆缽的中心位置,也就是圓心處。上方枝椏當然可以斜向伸展,但種植時根基部一離開中心點,就容易產生不協調,圓本身就是柔順的線條,搭配擁有線形枝椏的植株,較能凸顯各自的優點
正方盆
瀧禾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換盆
盆的空間有限,給幾分空間,植物就能成長幾分。超過容許後,植物先是停止生長,接著因無法供應根部足夠的水分養分,而開始消耗本身所貯藏的養分,直至供需透支,枯乾凋萎,若此時才急著換盆,怕已來不及。此時植物極為衰弱,體內所存養分也已消耗殆盡,根部又因過度擁擠而腐壞,這種體質若換盆反會加速死亡
換盆時機
每種植物的生長速度與溫度、土質、環境、給水方式、日照、盆缽大小都有緊密關係,並無固定要幾年換一次盆的規定。生長速度的快慢大致的順序是草本類、球根類、灌木、常綠喬木、針葉樹類..等。總之查物生長開始出現渟滯、排水較以前緩慢、細根有些冒出土面、底耜排水孔有被根系者塞等情形就該換盆了。以季節來說,春秋兩季外加梅雨期都是換盆好時機,不過,落葉樹要避免在深秋動手,以免還未復原就進入休眠期,傷口不易癒合
從盆中取出植物的要訣
正常狀態下生長的植物根系,會緊緊頂住盆壁,不易取出,可在換盆前一兩天減少澆水量,讓它略呈乾燥又不危及生命,枝葉會稍稍失去彈性而有下垂的模樣最好。因為如此一來,根系會略有收縮而不再緊頂盆壁,輕敲盆邊上緣就很容易取出。取出後,先將結成硬塊的根系拆鬆,並剝除外圍的舊土,以竹筷尖端插入根逢中向外輕址,順序是由下往上,分幾次操作,原本繞圈的根系就能變為直線下垂。
根在盆內的生長狀況
植物植入新盆時,主要根系大多會被安排在盆缽的中心位置,漸漸生長時,根系就會往下、往旁伸展,一旦解及盆壁及盆底,會開始繞著盆壁打轉,外緣擁擠了再向內發展,此時,原本鬆軟盆土會漸漸變得密實,發生澆水後水分排出較以前慢的現象,待中心部位也被根系植滿之後,無處可去的根開始違反常理往上尋找出路,進而盆土表層可見細根竄起,此時盆缽內部必已排擠不堪,澆水後,不是水分不易滲達盆底就是根本無法排出,此情況久了,脫水枯乾或過濕爛根都可能發生
換盆步驟
1.選取盆缽,不見得要比原來的更大,只要修剪後的根系不致觸及盆壁即可,先在排水孔鋪設一塊略大的紗網,只要能使盆土不外漏即可
瀧禾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化妝土可增加美觀,也能保護表土,它們分為天然與人造兩種,形狀、顏色、輕重也都不盡相同可依個人的需要而選擇。
盆面化妝土材質繁多,化妝土的何期作用大於觀賞,盆土遭沖失破壞,植物就不可能生長良好,而且這些化妝土若弄髒了就不易清洗,還可混入植土中使用。
岩屑
山壁斜坡下常有許多自然風化崩裂的碎屑,成份大致上為頁岩、黏板岩、泥岩、多呈灰黑色,形狀則有扁平、柱狀、塊狀,特色是重量足夠,適點用來鋪設較大植株的盆面,由於它們的外型不規則,也間接使得植株不易因土壤較鬆而動搖,只要拾取尺寸合適的略作清洗即可使用。岩屑還亦可當成盆土乾濕程度的指標,澆過水後,它的顏色變深,而盆土漸乾時,顏色會成為淡灰色
河砂
因水流沖刷結果,大多為扁圓型,顏色因地而異,由黑至黃褐色都有,晒乾就可使用,通常用於中小型盆缽上,也可置於盆底層有利於排水
細石
除非種植需水量少的多肉植物,或擺置處不易淋到雨,否則要避免選用白色或顏色極淺的,因為植土粉末碎屑上浮或落葉未及時清理,久了易使表層變髒,影響整體的美觀。碎石是經機械將較大石塊打碎的產品,常帶有不少石粉,宜先以水浸泡清洗,不但較美觀也避免這些細粉下滲植土中影響排水
貝殼砂
瀧禾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壤土
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栽種植物也研發出許多不同的新材料,因此盆栽植土已不一定要用土,這些栽培所用的各種材料,稱為「栽培介質」,了解各種栽培介質的特性後,也就能清楚所種的植物適合哪一種栽培介質。
栽培介質可單獨使用亦可依需求混合調配,例如把粗顆粒土鋪於盆缽底層以利排水,也可自要混合出砂質壤土、黏質壤土,以因應各種植株的需求。
一般的壤土是使用最為普遍的「栽培介質」,壤土的顏色多是黃色、保水力不錯,乾燥時略呈小塊狀,遇水則軟化,但不會呈糊狀又黏又重,一般大型木本植物適合使用這種土壤,若是自行採集回家使用,最好先在陽光下晒乾消毒,也順便把黃中的樹葉、雜草、小石塊等雜物一一挑除。
河砂
河砂是指水流沖刷後,滯留於溪流邊的細小石粒,乾淨的溪邊水流轉折處常有這些河砂堆積,通常都是扁平的橢圓型,顆粒約在0.1-0.5公分左右的大小最適用,一般輕易拾取的也是這種尺寸,它們通常都很乾淨,拾取後晒乾就能備用。需排水良好的多肉植物,根部大多不甚強壯,使用河砂不但可以適當控制水分,也因重量足夠,能讓多肉植物站的更穩。不過一般建築所使用的砂可不能用來替代河砂,建築用的砂細密,排水透氣都不好,且黑色甚至會在陽光下升高盆內的溫度,對植物不利。
腐植土
植物落葉後隨著風向、地形的影響,就會在合適的地方堆積起來,日積月累,水分、昆蟲、細菌都會加入分解腐化發酵,進而形成了腐植土。腐植土的使用,在統農業上非常重要,幾乎也就是肥沃土壤的袋名詞。現今市面上所販售的培養土就是腐植土,只不過受限於自然分解的時間往往須長達數年,而生產者並無法長期等待,於是把植物葉片、細枝、樹皮等植物體切碎,再以密封設備來加速分解,最後可能再加入各種配方,如蛇木屑、細水苔、珍珠石、發泡煉石、浮石等介質,調配成適合各類植物生長的介質。養分足夠、質輕易搬動、保水力強是其優點,不過因重量輕並不適合種植中大型盆栽
瀧禾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園藝器材與工具
栽培植物的工具種類繁多,因此例舉幾種比較常用到的工具如:刀、粗枝剪、細枝剪、鑷子、盛土器…等,這些金屬材質的工具,若能合理使用並定期保養就可長久使用。
每次使用後請記得一定要將附著的土或植物汁液清除乾淨,偶爾在表層塗上油。碰上粗枝就得更換為較大型的刀剪,若使用不適合的粗枝大小的刀剪易造成缺口
各種金屬材質工具的功能:
刀:可用在削平傷口、壓條時剝除樹皮,分株時亦會用到
粗枝剪:處理堅硬的枝條。又分斜口與圓口兩種,斜口剪可剪斷粗枝,圓口剪能使剪除的傷口呈凹陷狀,傷口癒合後不易看出剪痕
瀧禾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